您的位置:主页 > 综合 > 其它 >

《指导意见》体教深度融合促后备人才培养

  日前出台的《关于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是第一次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文件的形式,专题阐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对此,国家体育总局田径中心青少部部长黄炜表示,《指导意见》为做好新时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和遵循,也是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构建青少年后备人才队伍教练员培训体系;狠抓青少年后备队伍训练竞赛,同时制订和实施田径青少年训练等级标准,充分发挥竞赛杠杆作用,以赛促练;强化体教结合、融合,加强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后备人才;不断提高青少年体育训练质量和效益,推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而倍加努力。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院长石风华说:“从2014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围绕《指导意见》的制定,组织了大量的调研与论证,和教育部联合出台了此《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联盟,这说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因此,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体育系统要完善以各类公办体校为主体的人才培养网络,教育系统要挖掘以体育传统校和体育中学为重点的各类大中小学校体育资源,进一步加强体教深度融合。”

  徐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校长吴南宁表示,《指导意见》认真总结了青少年体育工作的经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了构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最新理念。对青少年体育发展提出了新思路,为国家的竞技体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根据最新的“三级训练网络体系”布局,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在基础训练环节中应当起到龙头的作用,更要突出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示范作用,不断深化学校的规范管理,引进信息化、数据化的科学方法,把学校带进现代化发展的道路。

  昆明市体育学校校长李晋龙认为,《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推进各级各类体校建设,提出体校分类管理、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打造精品基地工程、畅通青少年运动员升学渠道等措施,切中了体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要害。“出口”畅,“入口”才会畅,切实解决好青少年文化教育,畅通升学渠道等出路问题,体校发展才会走上良性循环发展的“快车道”,体校的发展才会有生命力。体校在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过程中,应和教育部门积极结合,不断创新体校中专、大专教育教学工作,利用青少年运动员向国家级省级训练单位和大学分流输送等方式,拓宽青少年运动员升学和继续教育的渠道。

来源:体育中国-发展体育运动,增强国人体质!